当前位置:首页 > 大数据 > 正文

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央行连续第五个月增持黄金

  每经记者 张寿林    每经编辑 张益铭

  4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5年3月末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截至2025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407亿美元,较2月末上升134亿美元,升幅为0.42%。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2025年3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财政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2025年3月末,官方黄金储备为7370万盎司,较上月末增加9万盎司。这是央行连续第5个月增持黄金。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当前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加,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潜能大,有充足的宏观调控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有利于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

  温彬分析,2025年3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财政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货币方面,美元指数(USDX)下跌3.2%至104.2,非美元货币总体升值。资产方面,标普500股票指数下跌5.8%。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较上月末增加134亿美元。

  具体来看,美国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3月末收于4.23%,较上月末4.24%下降1bp,降幅0.24%。美国1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3月末收于4.03%,较上月末4.08%下降5bps,降幅1.23%。

  上述美债数据显示,3月美债价格稍稍反弹,一定程度上对外汇储备规模的上升形成贡献。

  从美元指数看,3月末美元指数收于104.2,较上月末下跌3.2%,汇率折算对外汇储备规模相应形成贡献。

  北京时间3月20日,美联储公布议息结果,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至4.5%之间。但自4月起,美联储对美国国债每月赎回上限从250亿美元下调至50亿美元,放缓资产负债表缩减的节奏。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陶川团队指出,3月美联储在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上对未来降息路径保持谨慎,点阵图传递了相对鹰派的信号,但又宣布了4月开始放缓缩表,被市场解读为宽松。市场对美联储缩表动态的解读,为美元指数下行增加动能。

  陶川团队指出,上一轮美联储在2019年5月宣布放缓缩表,2019年8月就正式停止缩表。美联储后续政策路径有两种情形:通胀降温带来降息,或者经济急剧恶化带来降息,二者都有可能。

  2025年3月末,官方黄金储备为7370万盎司,较上月末增加9万盎司。这是央行连续第5个月增持黄金。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此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地缘政治冲突持续不断的复杂环境下,未来“黑天鹅”事件可能继续出现,促进黄金更明显的避险需求。

  连平还表示,国际货币体系也出现一系列新变动,美元信用动摇,欧元表现偏弱。去美元化背景下,人民币赢得发展机遇。不过,人民币总体尚处于国际化初期状态。在此情形下,出于储备功能考量,各国央行可能更多注重保持和增持黄金储备。

  截至3月末,伦敦现货黄金价格突破3100美元/盎司,而上年同期约2200美元/盎司。截至3月末,COMEX黄金期货结算价为3150.3美元/盎司,上年同期为2238.40美元/盎司。

  温彬分析,当前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加,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潜能大,有充足的宏观调控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有利于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同时,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区域多元化、贸易结构升级以及人民币资产对外资吸引力持续提升,我国国际收支将继续保持稳定,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奠定了基础。

  出口数据显示,今年来,主要出口产品中,电子产品出口动能较强。1—2月中国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和集成电路出口金额分别同比增长10.5%和11.9%,增速分别较上年全年加快0.6和6.4个百分点。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一揽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继续发力显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

有话要说...